2000萬就能退休?4個可怕「變數」容易被忽略
透過現在的生活費推算未來的退休金,很可能會讓你低估實際需求。常忽略的4大變數包括:子女較晚獨立、援助子女購房、有租金支出,以及壽命延長。
很多人會用現在每月的生活費推算,30年後需要多少錢才可以退休。並且把這個數值當作目標,如果能早點存到,就可以早點離開職場,好好享受退休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
例如,現在家庭總開銷每月8萬元上下,一年就是96萬元。假如兩個孩子現在是5歲和3歲,20年後的開銷還會少一些,因為小孩成年後會靠自己。
那麼,在孩子獨立以前,這20年的開銷就是「96萬x20年=1920萬元」。若孩子獨立後,餘命還有20年,夫婦倆每個月開銷差不多4萬元、一年48萬元,再乘上20年,也就是960萬元。於是,得到了「1920萬元+960萬元=2880萬元」這個數字。
有些人看到這段落,可能就會覺得這哪可能達到,快要3000萬元也太多了吧,有些讀者則是看到這裡,覺得「哪有可能這麼少」。不過,我在這篇文章不探討2880萬元到底合理不合理,僅是用來舉例。
我要說的是,這樣簡單的算法,會很容易讓人忽略4個最大的變數:
1.孩子25歲前不一定能真的自立
25歲、23歲這階段,真正能自立的沒這麼多,往往還是在念書(碩班),或是剛退伍在找工作的階段,更別說有些孩子是賴在家裡暫時逃避社會。所以,建議計算孩子獨立的時間,要多抓幾年比較妥當。
2.孩子開口拜託你出頭期款
由於資產價格膨脹,房市、股市漲漲跌跌,時間拉長為20年或25年,未來孩子極可能需要父母幫忙出頭期款,這部份可能就會影響到自己的養老退休金。
3.若無自住宅還需計算房租
夫妻兩個生活開銷抓4萬元,這是在有自住宅的情況下。要不然把租屋費用這條加進去,每月的生活總費恐怕很難壓在4萬元以內。
即使有自住宅,除非退休後整天在家裡不出門,要不然開銷費用一定不會是4萬元這數字,建議要抓更高。
4.壽命延長,餘命不只20年
隨著醫療技術和養生觀念進步,人類餘命延長是必然,不能假設自己只活到75歲或80歲,往後拉到90歲、95歲才是正常。有些人可能笑說「怎麼可能活這麼老」,但以過去幾年的趨勢去推算,台灣人每一年會增加0.2歲的壽命。
也許是健康意識提高、健保制度的保護傘等因素,簡單來說,如果讀者現在35歲,絕對不能用現在看到的數據去計算所需的退休金額。
除非你的人生發生意外,或有家族遺傳的嚴重疾病,要不然,40年後人類會比現在還長壽。因此在計算退休後所需費用時,不能假定自己只活到75歲或80歲。
這輩子怎麼可能賺這麼多錢?
有不少人看到這,可能會產生心理壓力,認為自己這輩子怎麼可能能賺這麼多錢,難道都不能退休了嗎?
這樣的思考也是有誤的,因為只要有足夠資產,就能抵抗通膨。自己主動收入是賺,被動的財富增長也是賺。像這些年股市漲了這麼多,房市也是,在無形中讓許多人的身價往上翻了不少。
房子即便只有一間,到了晚年時,這價值早已不是當年那數字。資產是有辦法活用的,只要有資產自然就會有足夠的生活費,因此要擔心的只有「資產足不足夠」,而不是「錢足不足夠」。
參考文獻: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business/blog/3016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