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1
簡單貸專欄

要成為有錢人,最難的不是賺錢而是「這件事」

分享:

ALL_knowledge_24K11_vjUhfKgqfG

 

要成為有錢人,最難的不是賺錢而是「這件事」

 
要被視為有錢人,得先符合某些條件。首先自然是擁有的金錢數量,但比數量更重要的是如何處理這些金錢。
 
摘要
  1. 單純的擁有財富不是最難的事情,最難的事是如何優雅的運用財富、培養品味和學會正確的處理金錢。
  2. 世襲的富豪從小就耳濡目染,懂得以穩健的方式處理金錢;創業家雖有錢但缺乏時間培養品味;暴發戶要麼容易過度消費,要麼過度節儉。

 

有錢人有3種類型

 

有錢很好,一直都有錢更好,因為家裡好幾代都是有錢人的話,後代繼承的不只是金錢而已,從小耳濡目染,還會懂得如何運用及管理金錢等。還有那些隨著職涯發展收入逐漸增加的人,也會一步一步自然的走進較精緻的生活方式。

收入前10%的上層階級裡,幾乎四分之三的人超過50歲,其中40%的人甚至已經退休。從初級顧問、顧問、資深顧問到事務所合夥人,這些人以很長的時間慢慢習慣財富的增加,因此相對的也能以穩健的方式處理金錢。

如果是因運氣、巧合,或者特殊情況突然致富的人,就很難找到合適的方式處理這麼大筆的金錢。這種情形就很容易發生所謂暴發戶的刻板印象:金錶、酒池肉林的夜店派對、氣派的豪華轎車、全身金光閃閃、開香檳到處噴。

 

至於那些花了20年時間,將小生意經營成隱形冠軍的創業者又不一樣。在這種情況下,賺得的金錢展現出來的效應經常是太少,而不是太多。

當一個人耗盡全力發展公司時,儘管責任增加,帳戶餘額也跟著增加,但通常缺乏時間,甚至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需要去培養、發展符合當下財務狀況的世界觀。多年後才驚覺自己缺乏文化,缺乏美感。

雖然擁有豪華轎車,住在有游泳池的別墅,在奧地利滑雪勝地基茨比厄爾有度假屋,但身處高處的環境中依然有格格不入的陌生感。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出在慣習跟不上財富累積的腳步,兩者之間的調和還需要時間。一旦兩者可以彼此互相配合後,將會是驚人的成功。

 

 

突然暴富的人,容易走向極端

 

 

美國心理學家史蒂芬·高巴伯特(Stephen Goldbart)以「一夕致富症候群」形容意外飛來的橫財對個人心理所造成的影響。高巴伯特認為,意外獲得一大筆與出身環境毫不相襯財富的人,很容易與舊有的世界失去連結。

 

許多暴發戶因此走向極端,要不過度消費,要不過度節儉。他們常覺得自己被社會孤立,老朋友變得陌生,但在經濟匹配的社交圈裡,又不被人接受。這種最初的種種不適應是可預見的:擁有一大筆財富也是需要學習。

只要有錢,很容易買到芬迪包、法拉利、度假屋。生命中美好的事物都很有趣,但不是進入菁英圈的門票,因為傳統富豪世家一直以來就比暴發戶謹慎低調。與電視上播了14季的富豪實境秀《蓋森家族》流露出來的訊息完全相反,大多數的上層階級通常不會誇耀財富,反而接近默不作聲。

除了川普(Donald Trump)及卡戴珊(The Kardashians)之流,大部分的人都喜歡生活中各種美好事物,欣賞高檔商品及注重工匠手藝的質感,但並不會敲鑼打鼓將有錢這回事宣之於口。任何會讓人聯想起下流或炫耀的東西、任何嶄新到閃閃發亮的東西,都會洩露出這麼做的人完全不了解遊戲規則,或者至少暴露出這個人剛進圈子不久。這種現象也不是現在才出現。

19世紀末,在維也納,富有的「第二社會」成員紛紛在環城大道旁新建的宮殿別墅定居下來,包括金融大亨、工廠老闆家庭、剛被授予貴族頭銜的市民,他們全是有教養、崇尚自由主義的中堅分子。然而,對那些世代相傳高高在上的貴族而言,他們不過是「環城大道的伯爵」。

諷刺漫畫總是將他們描繪成暴發戶的樣子:故意穿得體體面面站在別墅陽台抽菸斗,展示自己的富有。儘管第一社會與第二社會的成員彼此互相來往,但只限於男性。「從未見過第一社會的貴婦到第二社會人家作客,反之亦然。」一位時代見證者這麼寫道。

 

無論是1875年或2020年,都可能發生有人一夜致富,或者就算不是一夜,也是在極短的時間內。但有錢並不代表同時就會得到社會的肯定,就連《麻雀變鳳凰》裡的茱莉亞.羅勃茲,也躲不過在精品店中試圖灑錢購物卻失敗的經典一幕。

要被視為有錢人,得先符合某些條件。首先自然是擁有的金錢數量,但比數量更重要的是如何處理這些金錢:如何謹慎投資,如何有格調的花錢這並非人人都懂,根據知情者的估計,約有80%的樂透中獎者,2年之內就將獎金悉數花光,甚至出現赤字。

 

或許一個人可以快速賺大錢,但首先僅是經濟地位的上升,只有當品味迎頭趕上時,才可能贏得社會的肯定。

 

參考文獻: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business/blog/3017126

相關訊息

單利 vs 複利完整解析:貸款、投資、理財必學概念
02.11
簡單貸專欄

單利 vs 複利完整解析:貸款、投資、理財必學概念

單利與複利有什麼差別?本篇詳解計算公式與實際應用,幫助你在貸款與投資決策中選擇最佳方案,讓你的資金發揮最大效益。

本息攤還 vs 本金攤還:哪種還款方式最省錢?完整比較解析
02.10
簡單貸專欄

本息攤還 vs 本金攤還:哪種還款方式最省錢?完整比較解析

買房、買車、創業,這些人生大事都可能需要貸款,而貸款的還款方式卻大有學問! 您知道「本息攤還」是什麼意思嗎?它跟其他還款方式,例如本金攤還,究竟有什麼差別?選對了還款方式,就能有效降低利息支出,甚至省下幾十萬!許多年輕朋友在規劃購屋、購車或創業資金時,往往忽略了還款方式的選擇,其實,這可是影響您未來幾十年財務狀況的重要決定! 這篇文章將深入淺出地為您解析不同的貸款還款方式,包括本息攤還、本金攤還等,並分析其優缺點,幫助您找到最符合自身財務狀況的方案,聰明理財,輕鬆達成您的夢想。

貸款詐騙8大手法!防身秘訣完整教學
01.24
簡單貸專欄

貸款詐騙8大手法!防身秘訣完整教學

最近金融詐騙案件層出不窮,其中貸款詐騙更是讓許多急需資金周轉的人們受害!許多人因為一時的疏忽或急切的心情,輕易掉入詐騙陷阱,造成難以挽回的財務損失。您是否也擔心自己或身邊的人成為下一個受害者?這篇文章將幫助您提升金融防詐騙意識,學會如何辨識可疑貸款訊息,並掌握有效防範貸款詐騙的技巧,讓您在申請貸款的過程中更加安心、安全。別讓詐騙集團有機可乘!趕快來學習如何保護您的荷包,小心!貸款詐騙8大手法解析,教你一眼看穿騙局!

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
按一下「全部接受」,代表您允許我們置放 Cookie 來提升您在本網站上的使用體驗、協助我們分析網站效能和使用狀況,以及讓我們投放相關聯的行銷內容。您可以在下方管理 Cookie 設定。 按一下「確認」即代表您同意採用目前的設定。

管理Cookies

隱私權偏好設定中心

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
按一下「全部接受」,代表您允許我們置放 Cookie 來提升您在本網站上的使用體驗、協助我們分析網站效能和使用狀況,以及讓我們投放相關聯的行銷內容。您可以在下方管理 Cookie 設定。 按一下「確認」即代表您同意採用目前的設定。

查看隱私權政策

管理同意設定

必要的Cookie

一律啟用

網站運行離不開這些 Cookie 且您不能在系統中將其關閉。通常僅根據您所做出的操作(即服務請求)來設置這些 Cookie,如設置隱私偏好、登錄或填充表格。您可以將您的瀏覽器設置為阻止或向您提示這些 Cookie,但可能會導致某些網站功能無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