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詐騙」的手法與徵兆,你中招了嗎?
「投資詐騙」的手法與徵兆,你中招了嗎?
壹、前言:
一、「自問、自答」,「識詐、防詐」
今天不講大道理,也不做政策宣傳,只想提醒聽眾朋友,利用「自問自答識詐防詐法」,自我檢視,幫助自己,幫助親友,看看是不是已經中了詐欺集團的套路?如果沒有,恭喜你。但還是要提醒詐騙手法推陳出新。如果覺得今天聽到的內容似曾相識,是自己目前或正在經歷的狀況,那就麻煩提高警覺。
二、為什麼要說這個?
因為實務上所看到的案例,被害人往往不見棺材不掉淚。提供帳戶不算什麼,幫忙轉匯款項,幫忙領錢交給別人也不算什麼。甚至自己的錢匯出去,提領大額現金交給別人都不算什麼。輕則讓自己成為詐欺集團的工具,甚至被當成詐欺共犯,重則自己的錢被騙,甚至畢生積蓄被騙光。
而且被害人常常被騙了都不知不覺,都要到帳戶被凍結了,網頁關閉了,LINE被封鎖了,電話聯絡不上了,找不到人了,錢回不來了,最後是警察找上門了,才要相信自己被騙。而在發現被騙後不堪打擊走上絕路的案例,也不是沒有發生過。實在不希望聽眾朋友的現實生活中發生這些事情,因此希望聽眾朋友們平日就能藉由「自問自答」,來喚起警覺心,並自行多方查證。
三、為什麼講「近期的」「投資詐騙」?
資深朋友聽過金光黨,一般朋友們應該也都接過詐欺電話,也都聽過「假網拍」、「假分期付款」各種詐騙手法,為什麼挑「投資詐騙」類型來說呢?傳統來說,「假投資真詐財」本來就容易真假不分。又容易跟其他類型結合,例如「假交友」、「虛擬貨幣假交易」。被害人也容易因為一開始拿到一點甜頭,就喪失警覺性,就深信不疑,而往往身陷其中。這類型被害人也往往因為有存款或有資金而成為被詐騙集團鎖定的對象。
而且,近期由於網路社群數位媒體演變快速,成為施詐媒介平台。詐欺集團藉此散播「假廣告」。更隱身幕後,製造斷點,以投資名目詐騙,難於追查。再結合新興「虛擬貨幣假交易」,讓人防不勝防。
貳、一起「自問、自答」,「識詐、防詐」囉!
一、最近是否經由IG、FACEBOOK、LINE社群媒體因求職、貸款、交友、或投資等目的加陌生人好友呢?不妨先問一下自己,你見過他/她嗎?
不論最後是騙什麼,讓被害人跟詐欺集團假扮的角色加好友,騙個資,博取信任,常是詐欺集團施詐騙財的起點。不管是「假求職」、「假貸款」、「假交友」、「假投資」都一樣,不妨先問問自己,有跟這些「貸款經理」、「客服經理」、「老公腦婆」、「寶貝」、「投顧助教」、「股海老師」真正見過面? 就算有見過,最好也再自行或和可靠的親友一起確認、求證並存證。到底這些出現在生命中重要的人,是真是假?是不是別有用心?是不是只是「虛擬假人」?
二、是不是經由這些「人」的介紹參與投資?或經由IG、FACEBOOK、LINE社群媒體的「投資廣告」參與投資? 或收到看似合法證券業者或金融機構發送招攬簡訊,而加入了line「投資群組」? 或名人號召加入的「投資群組」呢?
加入後,有沒有乖乖按照群組裡「顧問」、「老師」的「指示」投資? 初期真的有得到一些獲利? 就算是看似合法的證券業者、金融機構或投顧公司,也要小心。其實,只要是投資,都一樣。如果只是私約,不是經合法監管的公開市場類型的正常投資管道,都要小心被騙。而「初期獲利」常是最可怕的地方,不是說有拿到獲利或好康的就一定是詐騙,但剛開始常常是真假難辨。有可能是真實獲利,也有可能是詐欺初期引被害人上鉤的手法,很容易讓人忘記自己有可能被詐騙,或者是知道有可能是詐騙卻還是不肯收手。在「保證獲利」吸金詐騙類型裡,常常是前面付了幾期利息之後,主事者就捲款潛逃。
而真實有看到人的「投資」,都有可能被騙了,更何況是加入都看不到人的line「投資群組」。前面講的社群媒體投資廣告、簡訊、名人號召、好友慫恿等方式,目的主要也是希望被害人加入LINE投資群組。透過LINE投資群組,就更容易把被害人鎖在一個封閉的情境裡,去施展話術、提供假照片、假影片、假證件、丟連結。等到被害人發現怪怪的,開始質疑,就直接「被退群」,這時才想到這些人連看都沒看過,才發現求償無門,欲哭無淚。
要非常小心,目前也有「偽造」金管會核發的投顧事業執照取信投資人的例子。這在金管會在「非金管會核准的證券期貨業及商品警示專區」,有公布「敦南資本股份有限公司」等未經核准經營的投顧業者。也有講到一些涉及偽造金管會公文書的業者,如泰有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華信國際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達欣投資顧問公司、Line帳號「嫻人(長虹計畫)」、「靜怡技術學院」、「天天有好投」、「股事多多」等。更要小心,也不是沒在「專區」裡的就一定不是詐騙,可能只是還沒被爆出來。
三、群組裡的「顧問」或「老師」的「教導」和「好心」有沒有「貓膩」? 小心這些「手法」及「徵兆」。
(一)、透過LINE群組「傳訊息」或「上直播課」分享股市訊息,過程中說要「傳授心法」、「講義要保密」。(一方面博取信任,降低警覺心;一方面讓你不知要向外向外求證)
(二)、下載「股票買賣APP」。要非常小心,透過假稱提供高獲利飆股資訊,投資港股或台股,可以「可插隊搶漲停板股票」、「保證獲利」、「可以抽高獲利AI股、電子股」為由,勸誘被害人下載特定APP。
(三)、「投資儲值」。以「投資儲值」有好康,享優惠為由,引誘下套。然後就丟個人帳號叫被害人去銀行匯款。被害人匯款後,看到下載的「股票投資APP」上面有「儲值金額」,以為真的資金到位,其實是錢直接被騙走。
(四)、除了叫被害人去銀行「匯款到不認識的私人帳戶」(尤其是已經匯給好幾個私人帳戶了!!這就是人頭帳戶好嗎!!),還叫被害人「辦理約定轉帳」。銀行人員「關懷提問」時,還教要怎樣跟行員講(唬爛)(正經生意人不會這樣,現在就趕快看看自己或親友LINE投資群組裡有沒有這些對話)。
(五)、「存股借券」。被害人用他的APP來看,以為買到股票。他接著鼓吹操作「投資槓桿」,可以「存股借券」,擴大投資。於是被害人就繼續「匯款儲值」、「繼續買股」,也不去確認所謂「儲值」、「股票」是否真實。
(六)、「出金提領保證金」。你真的要「出金」或想「領出獲利」,用IP異常等各種理由推託,甚至要求繳保證金。正當經營的不會推託,也只會收一點點固定費用的手續費而已。
(七)、顧問告知「抽中股票」、「插隊買到股票」訊息,被害人看APP真出現抽中或插隊買到好股,信以為真。顧問說先轉賣獲利了結。於是「儲值」增加,又要被害人將「儲值」跟「獲利」「直接投資」繼續買股,其實一切都是「虛擬作業」。
(八)、被害人看到顧問說的或APP顯示的「儲值」、「股票」,以為「投資有成」,真的「帳上獲利」。接著繼續顯示抽中或插隊「買到高檔獲利股」,例如「台積電」、「輝達」,但是要「限期認購交割」(拜託!!請透過合法券商交易!!),於是被害人就真的「儲值」、「匯款」。
(九)、被害人發現資金不夠,因為有時間壓力,又被「顧問」或「老師」催促趕快籌款,於是抵押、借款,甚至用自己獲利的訊息,鼓吹親友一起「投資」,或跟親友周轉,最後慘被親友告。(十)、「顧問」或「老師」還假好心說有「額度」可以幫忙借款,但又如何如何不方便。於是告訴被害人可以找「幣商」「客服儲值」,然後先KYC認證,又下載「虛擬貨幣交易平台」,最糟糕是抱著現金去超商買虛擬貨幣。給了幾十萬、上百萬,只拿到一張「虛擬貨幣買賣契約書」。
叄、結語
簡單總結:
一、不是要大家不要投資,只是要小心投資。古語有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遇到上面講的「LINE群組」、「虛擬貨幣」投資,更是要小心求證。
二、剛才講到的一些徵兆,投資過程保密,不要告訴親友;匯款給不認識的私人帳戶、辦理設定約定轉帳;銀行如果問匯款原因,就這樣說-教人騙銀行;下載投資app、股票買賣app、虛擬貨幣買賣app;出金要繳保證金;超商交易買賣虛擬貨幣;引誘操作槓桿,引誘向親友周轉,或抵押房地借款;要求幫忙領款、匯款、提供帳戶等等,幾乎就是詐騙不會錯。現在就趕快「自問自答」,,趕快看看自己或親友LINE投資群組裡有沒有這些「對話」、「貓膩」。
三、這邊也要提醒「交叉求證」。遇到今日所提的這些徵兆,盡量去跟165、警察、往來銀行、金管會求證。不要又很單純的只是跟群組裡的「顧問」、「老師」確認,非常容易又掉進話術裡。甚至,投資廣告上還會留下一下虛假的求證或聯絡電話,連這些電話本身都要非常小心去求證。另外不要隨便點連結,或下載APP,或隨便去驗證。最後,不管是臨櫃或ATM匯款、現金交易,把錢交出去、把帳戶交出去,幫別人領款,都是很慎重的事。一定要再三確認,三思而後行。
原文連結:台灣高等檢察署